儒家思想的核心、基本观点 专页
改观网
首页 > 励志语录 > 儒家思想的核心、基本观点

儒家思想的核心、基本观点

 

儒家思想的核心: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恕、忠、孝、悌

 

仁:爱人。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。它是孔子社会政治、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,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,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。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"有教无类",

 

春秋时代学在官府,孔子首开私学,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,均可来受教。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"德冶",德冶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,孔子把仁引入礼中,变传统"

 

礼治"为"德治",他并没有否定"礼治",他的"德治"无疑是对"礼治"的继承和改造。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,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,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。

 

义:原指"宜",即行为适合于"礼"。孔子以"义"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、行为的道德原则。

 

礼: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,"礼"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,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,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,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,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、行为的绳索,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。

 

智:同"知",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。指知道、了解、见解、知识、聪明、智慧等。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、知的来源、知的内容、知的效果等几方面。关于知的性质,孔子认为,知是一个道德范畴,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。

 

信: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,言行一致的态度。为儒家的"五常"之一。孔子将"信"作为"仁"的重要体现,是贤者必备的品德,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,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,当权者讲信用,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。

 

恕: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,包含有宽恕、容人之意。

 

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。“恕”要求推己及人,自己不想做的事,不强加给别人。在孔子的有关伦理学说中,“忠”与“恕”是并列的。因“恕”而得 “忠”,为“忠”以行“恕”。“忠恕”是实行“仁”的方法,是“仁”的内容。同时又是孔子思想的一贯之道。《论语.里仁》:“子曰:‘参乎!吾道一以贯之。’曾子曰:‘唯!’子出,门人问曰:‘何谓也?’曾子曰:‘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’”朱熹集注:“尽己之谓忠,推己之谓恕。而已矣者,竭尽而无余之辞也。”又《卫灵公》:“子贡问曰:‘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’子曰:‘其恕乎。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’”

 

忠: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。

 

孝: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,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,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,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,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,乃大逆不孝。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,儿女应该婉言规劝,力求其改正,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。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。然而孔子论孝,还讲"父母在,不远游", "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",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。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,《礼记》中规定父母死后"水浆不入口,三日不举火","哭泣无数"以至"身病体羸"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。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,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。孝观念,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,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,也有一些合理因素,提倡子女对父母的"尊"、"敬"、"养老",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,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。

 

悌: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。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,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,把悌与孝并称,视之"为仁之本"。

 

节:气节和节操。1、社会指一个人在政治上、道德上的坚定性。对内,气节表示对一定的政治制度、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坚定信仰。对外,气节则指在国家和民族遭到外敌侵犯时,能挺身而出,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,坚持斗争。乃至献出个人生命。《荀子.君子》:“节者,死生此者也。”2、又称“贞节”。为封建时代约束妇女的道德规范。即要求妇女谨守闺门,不与男子接触,婚后要“从一而终”,夫死不得再嫁,要为丈夫终身守节,甚至殉夫。《二程遗书》卷二二下:“然饿死事极小,失节事极大。”鲁迅《坟.我之节烈观》:“我依据以上的事实和理由,要断定节烈这事是:极难,极苦,不愿身受。然而不利自他,无益社会国家,于人生将来又毫无意义的行为,现在已经失了存在的生命和价值。”

 

勇:儒家的伦理范畴。指果断、勇敢。孔子把“勇”作为施“仁”的条件之一。“勇”必须符合“仁、义、礼、智”,而且不能“疾贫”,才能成其为勇。《论语.宪问》:“仁者必有勇。”又《阳货》:“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。”又《子罕》:“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”

 

让:指谦让、礼让。对人的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。《孟子.公孙丑上》:“无恻隐之心,非人也;无羞恶之心,非人也;无辞让之心,非人也;无是非之心,非人也。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;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;辞让之心,礼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”

 

中庸之道,俗称中道,儒家视之为天道,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。《中庸》云:“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”,其意即是天地间万物的存在,依赖的就是一种中庸之道, 即平衡、协调。而“中和”、“折中”、“和谐”是达到整体平衡极为重要的方法。

 

 

北宋的程颐解释道:“不偏之谓中,不易之谓庸。中者,天下之正道。庸者,天下之定理。”后来朱熹又解释为:“中庸者,不偏不倚,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”。
 

中庸就是要掌握事情的“度”,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,不左不右,无过不及,恰到好处,调和折中的态度,强调自我修养,自我监督,自我完善,达到至仁、至诚、至道、至德、共创“太平和合”、“天人合一”的境界。
 

真正理解中庸并不容易。揭阳刘克楚先生趣解为:肥无剩肉,瘦不露骨;高不碰头,矮不垫足;富无余钱,贫不缺物;美不迷人,丑可悦夫(妇);才不招忌,庸不贻讥;达不骄人,穷不藐己;高而不傲,谦而不卑;俭而不吝,华而不侈。这些说法虽有断章取义之嫌,但也形象逼真,把中庸肖像化,有助我们对它有个初步的认识。

 

 

中庸的境界,大至治国安邦,小至柴米油盐,无处不在。然而时至今日,儒家思想已近消声灭迹,人们对中庸嗤之以鼻,社会信任危机日益严重,人性浮躁,道德沦陷,人情冷漠,恃强凌弱,急功近利,这些都是抛离中道的必然产物。而提倡中庸,容易被他人视为无所作为、胸无大志、甚至是顽昧无知之所为。更有学者认为,两千多年来,中庸之道让中国人消极地、静态地、墨守成规地去生活,是阻碍中华民族进步的祸根。对此,我虽不敢苟同,但又没有资格去反驳,保持中立的态度吧。

 

 

尽管如此,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,不去感悟中庸是绝对不行的。中医学认为,人体脏腑器官讲求阴阳平衡,气机流畅,那一个器官功能出现亢进或衰退,就会导致病变。中医调理,其实就是对脏腑中庸之道的维护。

 

周易八字算命神奇精准,流传千年而不衰,其中的奥妙在于它把中庸之道作为命理的法宝,也就是以五行平衡为原则。维护命局平衡的某个字或五行,我们称之为用神。用神有力,能够让整个八字达到中和的境界,就是一个顺遂吉祥的好八字;用神衰弱或者没有用神,肯定是个不好命格;因大运流年的介入引起某一五行的过旺或不及,打破命理的平衡状态,破坏命理的中庸之道,势必带来灾害。

 

 

中庸,要求人们做事把持中立的态度,不可太过嚣张,也不能太过消极,以平常心看待事物,培养平和心性,是一种很好的养生之道。接受了中庸,才会虚怀若谷,淡泊眼前的利害与得失,经得起一切变故和考验,轻松潇洒的做人。

2017-08-12 15:06   阅读

 儒家思想的核心、基本观点 为你推荐:



栏目列表
推荐的励志语录

热点的励志语录